一、基本概念
LMS是“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”的缩写,是一种学习管理系统,可以支持多种课程类型的实施、多种教学模式的实践,以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流程、全维度的学习管理,进而赋能学习者(核心)素养的达成和终身全人的发展。
相关文章:英文文章
二、应用场景
2.1 教学
2.1.1 大单元教学/跨学科教学
录播课、教学资料,培养独立自律的学习者
线上、线下、混合课堂,满足各种教学场景需求
教学动作全过程评价,学生素养评价量化可视化
2.1.2 翻转课堂
录播课、学习资料指导学生课前自学基础知识、作业/测验高频错题讲解
测验检验录播课自学效果
学生讨论过程可视化,教师随时指导
授课环节互动模式多样,课程数据可视
2.1.3 分层教学
作业分层布置
讨论议题分层布置
录播课分层布置
测验分层布置
学习资料分层布置
所有教学动作完成情况教师可实时查看
2.2 师训/企业培训/成人教育
2.2.1 一站式学习
新员工入职培训,员工技能提升,新产品/新功能学习,外部专家讲座
学习活动丰富,课堂、录播课、讨论,满足不同的学习场景,无需不同软件来回切换
员工的学习过程、学习进度清晰可见,全程可控
学习结果可量化评价
2.2.2 知识付费
通过录播课、作业、测验等多种教学活动,保证学员的参与度和学习质量
在群体中一起学习,增加学员间的比拼意识,促进学习进度
讨论活动中,每个学员能够发表自己的想法
2.3 教研
2.3.1 集体备课/教研活动
教研过程互联互通,同地异地线上自由互动,资料提前下发,录播功能实现内容复用
集团校、帮扶校教学教研内容方便交流、共同研讨
2.3.2 线上线下混合听评课
学习资料共享教学讲义
课程录制,优质课程资源共享,方便调用、方便评课
讨论部分,听课人各抒己见,给予听课反馈
2.4 日常管理/教学管理
2.4.1 日常管理
发布通知,随时查看通知阅读情况
上传学习资料,学生随时查看/下载,支持多种格式
布置个人作业,可选择参与的学员,作业提交与评价
2.4.2 教学管理
全体讨论,可选择参与的学员,随时发表观点,老师/同学随时评论
筛选讨论高认可度话题,用于进一步课题研究
测验关联素养,作为测验者画像依据
百分制、等第制等多种评定,逻辑互通,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按比例计算结果呈现
线上线下作业/测验成绩均可记录
三、课程
3.1 单元主题
3.1.1 新建单元主题
说明:老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创建单元主题,如果未创建单元主题,直接创建教学活动,则会生成“默认单元”,学生可以通过单元主题提前了解老师的教学计划。
相关文章:英文文章
注:每个班级下单元主题个数限制为100个,每个单元主题下,教学活动个数总量限制为100个
3.1.2 编辑单元主题
注:鼠标悬浮在单元主题最左侧拖拽可调整单元主题顺序
3.1.3 删除单元主题
如果单元中存在进行中或已结束的课堂,则单元不能删除;否则,可删除
删除单元后,该单元下已经产生的成绩(例如作业、测验),也会在成绩中删除
3.2 学习活动
3.2.1 课堂
3.2.1.1 课程/课节/LMS课堂的对比
① 快速了解课程、课堂、课节
【课程】下可创建丰富的学习活动,将分散的学习活动结构化管理、呈现。
【课堂】&【课节】,可以快速建课上课。
课程
大家所熟悉的【作业】、【测验】、【课堂】都可以在这里创建,以及新增的【录播课】、【讨论】和【学习资料】。
课堂&课节
从【课堂】入口建的课会同步到【课节】列表内,方便统一管理。
老师还可通过快捷入口【课节】快速建课上课,需注意的是,从这里建的课不会在【课程】下的单元内显示哦~
② 课节与LMS课堂的关系
lms内发布的课堂都在ClassIn的课节tab下呈现
lms活动只能通过客户端-课程创建
只有通过lms创建的课堂才能在lms单元下呈现
课节tab下的课都可以进行编辑或删除
lms下的课堂进行编辑或删除后,课节下的内容同步变化
③ 课节与LMS课堂的不同
添加课节对比
课节设置和LMS课堂设置的对比
编辑/删除课节和LMS课堂的对比
课节栏目中的LMS课堂和普通课节的显示对比
注:所有课程下创建的LMS课堂和课节下添加的直播课均会显示在课节栏目下
3.2.1.2 教室中展示LMS活动
支持教室内展示LMS活动
适用于线上线下混合互动式教学场景
课堂提供小黑板/答题器/随机选人/视频墙等多种教学工具
可以查看学生出勤时长
支持对学生课堂表现评价
教学工具保留作业和测验的入口,跳转是LMS界面
相关文章:英文文章
3.2.2 录播课
3.2.2.1 录播课使用说明
① 如何上传录播课
教师可以在ClassIn/CamIn或其他录课软件录课,然后上传。
支持从本地/云盘资源上传视频
教师可设置是否允许学生倍速观看/拖动播放条/是否开放给后加入班级的同学
单个视频大小限制为500M,每个录播课下视频个数限制15个
录播课观看时长和进度每30S上报一次;学生观看录播课非正常退出,无法记录最近30S的观看时长
相关文章:英文文章
② 如何编辑录播课
发布录播课后再次编辑可修改的内容有:单元主题/参与学生/发布教师/截止时间/素养能力/是否允许学生倍速观看视频/是否允许学生拖动播放条/是否开放给后加入班级学生
③如何删除/结束录播课
④ 如何查看学生观看数据
教师可查看学生的观看时长和完成率,学生可查看自己的观看时长和完成率
3.2.3 作业
3.2.3.1 教师如何发布作业
① 创建作业
支持音频录制、云盘文件、本地文件、网页链接等多种形式
创建作业时取消默认标题
相关文章:英文文章
② 作业设置
默认允许学生下载作业附件、后进入班级学生可提交作业、不公开作业、允许补交
支持设置作业提交无截止时间
作业可同时发给多个班级
支持设置评分方案/关联素养能力
未设置好可以存为草稿
ClassIn 原版作业设置
LMS作业设置
③ 编辑/修改作业
④ 保存或下载作业资源
支持将作业资源保存至ClassIn云盘
支持将作业内容下载到本地
⑤ 分享作业
可以微信扫码分享作业
可以分享至ClassIn班级或好友
支持复制链接分享
⑥ 提醒学生写作业
⑦ 删除/结束作业
3.2.3.2 学生如何提交作业
单个附件大小限制500M,每个学习资料教学活动下面,单个类型附件限制个数15个,总量限制个数45个
相关文章:英文文章
具体提交详情可以参考原版ClassIn介绍 → 点击查看
3.2.3.3 教师如何批阅作业
相关文章:英文文章
批阅未提交学生作业
支持给未提交学生补充作业内容需求、批阅未提交学生作业(线下提交作业场景,用于记录作业完成情况、作业成绩)
3.2.3.4 查看作业数据
① 查看当前作业数据
相关文章:英文文章
② 查看班级作业数据
3.2.4 测验
3.2.4.1 教师如何发布测验
① 创建测验
丰富题库资源,支持组卷
支持题目导入测验
客观题系统支持自动批改
支持批阅未提交测验(学生线下测验场景,用于记录学生错题和成绩)
② 测验设置
LMS测验无默认标题
支持LMS测验提交设置无截止时间
LMS测验可同时发布给多个班级
LMS测验可以关联素养能力
LMS测验可以设置评分规则
ClassIn原版测验设置
LMS测验设置
③ 编辑/修改测验
④ 结束测验
⑤ 删除测验
3.2.4.2 学生如何提交测验
相关文章:英文文章
3.2.4.3 教师如何批阅测验
注:支持批阅未提交测验(适用于学生线下测验场景,用于记录学生错题和成绩)
相关文章:英文文章
3.2.4.4 查看测验数据
相关文章:英文文章
3.2.5 讨论
3.2.5.1 教师如何发布讨论
① 创建讨论
教师给定讨论主题,发起讨论后,学生可以进行讨论回复
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可以进行互评点赞
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场景需要选定参与的学员
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表现给出评价
现阶段讨论仅支持文字交流
讨论可设置无截止时间
相关文章:英文文章
② 编辑讨论
③ 删除/结束讨论
3.2.5.2 学生如何参加讨论
相关文章:英文文章
3.2.5.3 教师如何参与讨论
相关文章:英文文章
3.2.6 学习资料
3.2.6.1 如何新建学习资料
① 发布学习资料
支持音频录制/云盘文件/本地文件/网页链接多种形式上传
默认允许学生下载附件
单个附件大小限制500M内,每个学习资料教学活动下面,单个类型附件限制个数15个,总量限制个数45个
相关文章:英文文章
② 编辑学习资料
③ 删除/结束学习资料
3.2.6.2 学生如何查看学习资料
相关文章:英文文章
注:学生进入学习资料页面即显示“已查看”
3.3 学生视图
3.3.1 老师如何查看学生端显示视图
相关文章:英文文章
3.4 复用其他班级课程
3.4.1 如何复用其他班级课程
相关文章:英文文章
注:只针对当前机构下自己作为教师身份的其他班级进行复用
四、成绩
4.1 学习活动成绩
① 学习活动成绩概念
学习活动成绩根据各项活动得分,自动计算学生总成绩——成绩呈现的是学生个体在本班的累加结果
学生姓名后对应的数字提现学习任务完成进度(例如:5/5表示一共有5个学习任务,5个任务全部完成)
总成绩百分数计算公式:各活动得分总和/各活动满分总分,保留2位小数
已结束或教师已评分的学习活动参与计算
举例说明:
② 教师查看学习活动成绩视角
③ 学生查看学习活动成绩视角
4.2 素养能力成绩
① 素养能力成绩概念
素养能力成绩根据各项活动得分,自动计算学生总成绩——成绩呈现的是学生个体在本班的累加结果
素养能力成绩百分比计算公式:关联当前素养的学习活动总得分/关联学习活动总满分
素养能力汇总成绩百分比计算公式:素养能力组内所有素养关联学习活动总得分/关联学习活动总满分
仅“有成绩的学习活动”和“已结束的学习活动”参与计算
举例说明:
② 教师查看素养能力视角
③查看学情分析
④学生查看素养能力视角
4.3 评价设置
① 设置素养能力
现阶段素养能力需要教师自行搭建
素养能力管理时,需要先添加“素养能力组”,然后在素养能力组下添加“素养能力指标”
教学活动设置中,选择的是“素养能力指标”(例如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的学科素养)
可以通过课程下的设置,进入“管理素养能力”,也可以通过每个教学活动关联素养能力进入“管理素养能力”
以下链接中的素养模型可作为参考:
② 设置评分方案
评分默认分值是100分,教室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分值,也可以设置不评分(分值高低是该活动在整个教学单元中权重程度的体现)
选择评分方案即学生学习活动成绩的显示方式(国内默认提供四种评分方案,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新增评分方案:分数制和百分比不可删改,优良评分和ABCD可删改)